纪雪洪:东风集团上市首亏,如何找回“利润奶牛”?
中新经纬3月14日电 题:东风集团上市首亏,如何找回“利润奶牛”? 作者 纪雪洪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3月8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发布了预计公司将出现同比由盈转亏的预警公告。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不超过40亿元,而上年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则是102.65亿元。这一巨大的反差引发市场关注。为提振市场信心,3月11日,东风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东风汽车增持公司约2500万股H股。 业绩因何下滑? 笔者认为,东风集团净利润急剧萎缩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司整体销量增长滞后于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率。2023年全年,东风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088185辆,同比下降约15.27%。而国内汽车销量达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2020年-2022年,东风集团总销量也在逐年萎缩,分别为287万辆、278万辆和246万辆。销量下降直接导致收入下降,单车摊销成本上升。二是与价格的下滑有关。2023年整个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车辆价格的下降,也降低了单车利润。尤其是2023年3月份,以东风汽车为首掀起了一轮大降价,对其单车的利润有大幅压减,在销量没有明显增加情况下,对企业总的利润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 东风集团在公告中也透露了类似的原因。2023年,东风集团的合资业务销量下滑了16%,利润大幅下降。 如果从深层次来分析,东风集团的问题则在于,下属公司的业务,特别是乘用车业务的总体产品竞争力不足,无法提供新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随着老的创造利润的产品竞争力下滑,导致出现首亏。企业的决策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在激烈的竞争和产业变革面前,呈现出了发展的颓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挽救颓势吗? 东风集团虽然也多有发力,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并不顺利。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31.6%,而东风集团仅为16.7%。 而从产品来看,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东风乘用车公司,都没有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2023年,岚图汽车销售突破了5万辆,同比增长1.6倍,但其体量仍相对有限。 新能源汽车业务对传统汽车集团而言仍以战略投入为主,很难直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目前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而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利润奶牛”来源,推出有效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并坚定地执行,对于东风集团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传统车企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合资企业包括日系企业在辉煌了近三十年时间后,其主导地位岌岌可危,2024年开年,领头羊比亚迪开始通过“电比油低”发起对燃油车的进攻。这次价格战背后是电动车产业链成熟后,已经具备对燃油车全面压制的能力,预计以合资乘用车销量为主力的东风集团的市场销量很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当然,这种挑战不单是东风集团面临的,国内所有以燃油车为主的传统汽车集团公司,甚至跨国汽车巨头也都将面临行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接下来要看的是,传统汽车企业,包括东风集团能否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快转型,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跟上行业变革的浪潮。 自主品牌的发展将决定未来东风集团能否继续扮演中国汽车工业领头羊的角色。东风集团首先需要以强化自主品牌竞争力为核心,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目前东风集团对旗下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和部署,在各自板块发力的同时还需要整合各部分资源形成合力,形成体系竞争能力。 东风集团商用车业务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2024年商用车特别是重卡趋势较好,会有一定的增长。不过,商用车正在进入新能源化的拐点时期,也需要企业探索好换电等新的模式,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市场风口。 从合资企业看,产品技术更多来源于外方的输出和技术转让,但目前跨国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上已经落后于特斯拉和某些中国自主品牌。现在需要中外合作伙伴摆脱传统做法,赋予合资公司更大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合资企业的潜能,改变管理模式,适应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合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在供应链体系、产品研发上的各类资源,学习造车新势力的优秀做法,积极拥护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抓住宝贵的时间窗口,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力争取得一席之地。合资企业的成败也将对中外双方母公司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责任编辑:宋亚芬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